(聚焦中非合作)中非深化經貿合作 新舉措“深”在何處?
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題:中非深化經貿合作 新舉措“深”在何處?
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
在5日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,中非要攜手推進“六個現代化”,中方愿同非方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。
一系列新舉措涉及貿易繁榮、產業(yè)鏈合作、綠色發(fā)展等多個方面,旨在中非攜手,深化合作。北京學者分析指出,這些新舉措從開放程度、制度保障、產業(yè)促進等多個方面,均更加深入。
其一,深在開放程度。
近年來,中國一直在持續(xù)拓展非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。據官方數據,截至2023年6月,非洲11國16項農產品在“綠色通道”政策下獲得輸華準入,21個非洲國家已經享受98%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。
今后中國對非市場開放還將進一步深化。習近平明確,中方愿主動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,決定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(fā)達國家100%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。中國將成為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(fā)展中大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。
中國非洲研究院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,與西方國家不同,中國對非洲國家擴大市場開放并沒有附加條件,也不夾帶意識形態(tài)輸出,充分體現“真誠友好、平等相待”原則。這有利于中非貿易更加平衡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其二,深在制度保障。
習近平稱,中方愿同非方商簽共同發(fā)展經濟伙伴關系框架協定,為中非貿易投資提供長期、穩(wěn)定、可預期的制度保障。
此前,中國已與非洲國家就貿易暢通、投資合作、綠色發(fā)展、藍色經濟、電子商務等領域合作簽署48份文件。中國—非洲經貿博覽會也已成為中非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。
楊寶榮說,從以往經驗看,機制平臺建設對保障國際經貿合作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。如今中非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展,正從傳統的貿易、工程建設向數字、綠色、航空航天、金融等新興領域延伸。新形勢下,建立新的制度保障有助于中非經貿合作走深走實,使發(fā)展成果更好惠及雙方民眾。
其三,深在產業(yè)促進。
根據“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”,中方愿同非方打造產業(yè)合作增長圈,著力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(qū),啟動“非洲中小企業(yè)賦能計劃”。
不少中非企業(yè)家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,中國制造業(yè)等產業(yè)門類齊全、體系完整,擁有適合非洲的實用技術設備和生產管理經驗;非洲有提升自身發(fā)展水平的強烈需求,雙方加強產供鏈合作,深化產供鏈融合一拍即合。
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紅對中新社記者說,中非產能合作前期已打下良好基礎,此時深化產業(yè)鏈合作進一步回應了當前中非各自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訴求,對雙方都是利好。
隨著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入,“全球南方”有望迎來新的機遇。
在孫紅看來,一個是全球最大的發(fā)展中國家,一個是發(fā)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陸,中非深化經貿合作為“全球南方”合作樹立了標桿,將進一步促成“全球南方”的內部團結,為世界經濟和平與發(fā)展帶來更多穩(wěn)定性和正能量。
楊寶榮認為,過去很長一段時間,發(fā)展中國家對沖外部輸入性風險的能力較弱,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也大多沿用西方路徑。中國此番提出深化中非合作的種種措施,不僅在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之際,為中非經濟穩(wěn)步發(fā)展帶來新動力,更將為“全球南方”崛起注入信心、穩(wěn)定預期。(完)